電子行業廢氣處理有多種方法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處理技術:
1. 吸附法
活性炭吸附:活性炭孔隙發達、比表面積大,能吸附有機廢氣。廢氣穿經活性炭吸附裝置時,有機物附著于其表面。裝置可單級或多級串聯,定期再生或更換活性炭。它適用于低濃度、大風量有機廢氣處理,成本適中,操作簡便,不少小型電子廠青睞此方法。
沸石轉輪吸附:適用于大風量、低濃度廢氣。沸石轉輪含吸附區、脫附區,吸附區鎖定VOCs,轉輪轉動至脫附區,高溫氣體脫附有機物,濃縮后高濃度廢氣再進燃燒設備等做后續處理,常用于大規模電子生產基地。
2. 燃燒法
催化燃燒:憑借貴金屬(鉑、鈀等)或非貴金屬催化劑,讓廢氣有機物在200 - 400℃低溫下氧化分解。廢氣先經預熱器升溫,進入催化反應器反應,熱交換器回收熱量預熱進氣,節能高效,適合處理中高濃度VOCs廢氣,電子芯片制造企業應用較多。
直接燃燒:把廢氣在700 - 800℃高溫下直接焚毀,有機物化為二氧化碳和水。需配備優良燃燒器與充足空氣供給系統,處理效果佳,但能耗高、成本大,多用于高濃度、小風量廢氣處理,像專業電子廢棄物處理廠的特定環節。
3. 等離子體凈化法
利用高壓放電生成等離子體,當中高能電子、離子、自由基與廢氣污染物反應,致其裂解、氧化成小分子物質。設備占地小、處理效率較高,可作為預處理或與吸附法聯用,輔助處理大風量、低濃度廢氣,契合對場地有要求的電子企業。
4. 光催化氧化法
借光催化劑(二氧化鈦)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羥基自由基等強氧化性物質,分解VOCs。設備簡易、運行成本低,多作輔助手段與活性炭吸附、等離子體凈化等搭配,完善廢氣處理成效,適用于廢氣成分繁雜、環保標準高的電子企業。
5. 濕式洗滌法
針對酸性、堿性廢氣,用水或化學溶液吸收。如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化氫氣體,設備有填料塔、噴淋塔,操作簡單,投資少,常用于處理電子元器件蝕刻產生的酸性廢氣。
6. 冷凝法
通過降低廢氣溫度使部分有害物質冷凝成液體或固體,從而將其從廢氣中分離出來。適用于處理高濃度、風速小的有機廢氣,常與吸附法結合使用,回收有價值的有機化合物。
7. 生物法
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氣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。生物法具有處理效果好、成本低、二次污染小等優點,適用于處理某些可生物降解的廢氣。但生物法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和適宜的反應條件,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綜合考慮。
8. 膜分離技術
利用特殊膜材料的選擇性透過性,將有機廢氣中的有害物質分離出來。
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,選擇合適的廢氣處理方法需要根據廢氣的成分、濃度、風量以及企業的具體需求來綜合考慮。
合作伙伴
|
相關閱讀














關注微信
掃描手機二維碼
